背景:
閱讀新聞

中國工藝美術協會被指一次性批發280名“國大師”業界

[日期:2017-01-01] 來源:問政江西網  作者:金其會 萬思 [字體: ]
     12月12日,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官網公布了“第一屆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”的公示名單,名額高達280名。其中,江西這次參評17人,其中14人入選。對這次的評選結果,業界一片嘩然。時評家洪巧俊公開發文聲討,稱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在利益所驅下,對“國”字號大師的頭銜進行泛濫批發。而景德鎮陶瓷大學(原景德鎮陶瓷學院)雕塑系教授、碩導張景輝笑談,改革開放后的這些年,有些名詞已經毀了,比如說以前對“小姐”的尊稱,現在聽起來會變了味道。景德鎮很多陶藝家,現在對“大師”稱號已很排斥。
     江西17人參評“國大師”其中14人入選
    首屆“工美行業藝術大師”被指混淆視聽
    “一次性批發了280名帶“國”字號的大師,這可能是首次。帶“國”字的大師,其實是授予國內工藝美術創作者的國家級稱號,豈能如此泛濫批發?”12月12日,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官網公布了280名“第一屆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”名單后,對此,雜文、時評家洪巧俊公開發文,指責中國工藝美術協會一次性批發280名帶“國”字號的大師,人數眾多,史無前例。“相對前四屆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加起來才205人,首屆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選出的280人有嚴重水分,是利益所驅。”
     記者注意到,中國工藝美術協會這次評選出來的“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”,而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“中國工藝美術大師”,洪巧俊等多名受訪對象認為,評選出這種頭銜,就是混淆視聽,一家非官方的協會組織,難不成還能評出非行業的大師?洪巧俊說,“仍舊有很多半路出家的企業老板也評上了大師,他們甚至都并不真正懂藝術。我了解一位被評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人,以前并不是從事這種傳統工藝,更談不上有很深的造詣,其作品大多是別人制作的代作,但就是這樣的‘南郭先生’卻評上了。”
      江西17人參評“國大師”其中14人入選
      中國工藝美術協會這次評選出的280名“國大師”中,分雕塑、漆器、抽紗刺繡、編制、地毯、金屬、陶瓷、花畫、民族民間9個類別,參評流程由本人網上申報、各省市美協初選后上報。記者從江西省美術家協會了解到,這次,江西有17人參評,其中14人入選。省美協副總鄧小勇告訴記者,江西這次入選的“國大師”,全是陶瓷工藝類別。通過問政江西大數據搜索,記者找到了一份《推薦中國工美藝術大師申報者數量調整表》,顯示每個地區在原有推薦名額的基礎上增加40%,這其中,江西省由原定的12人增加至17人。
     景德鎮以陶瓷聞名世界現被指“大師”云集
     入選者稱“大師”頭銜能提升社會地位
     就江西入選的14名“國大師”中,都知曉這次在社會尤其是在業內,已掀起一場輿論風波,見解、心態有相同之處,也有不一樣的地方。其中,有人把頭銜看得很重要,沉浸在沾沾自喜中。有人說參評也是一種無奈之舉,社會風氣所逼迫;還有一種聲音是行業協會干這些事情,不花費國家的錢,又弘揚名族傳統文化,屬于正能量。
      這次入選的“國大師”之一彭松說,在景德鎮陶瓷行業,在能評上大師,某種意義上說,就能提升了社會地位,身邊的人都在評,去爭取這種榮譽稱號,自己在2012年評上江西省工藝美術大師,也想更進一步。他個人認為,業內人士參不參加這類評選,完全是個人憑感覺、看心情,前提是把作品做好。
      同批入選的“國大師”陸巖在言談時則非常謹慎,說每個人的志愿不一樣,理解也不一樣,其他的話,不好說。
      還有另一位不具姓名的入選者,對評選大師亂象這類指責則持完全不同的觀點,他認為這類評選是協會行為,是積極響應國家職能部門下放權利的一種表現,評選活動既然不花費國家的錢,又能讓一些藝術家找到自信,這也是弘揚工匠精神、弘揚正能量的積極表現。在業內,確有官員或商人拿花錢買大師頭銜,但這是極少數,引發了很多負面的社會輿論。但評判一件作品的好壞和價格高低,本身就要看作品質量的本身,而不能只看重作者的頭銜。
      景德鎮很多人公開罵大師私下又參評
      這是一個“大師”泛濫的年代,國家部委能評,行業協會也能評,有的頭銜是國家級,有的頭銜是省級。有官方、行業認可的,也有山寨版純屬自娛自樂的。不同的渠道,頒發不同的“國字號”證書,大致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、中國陶瓷藝術大師、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,這次,又衍生出一個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的稱號。
      有人調侃,在江西景德鎮,各類大師的數量,比下崗工人還多。
      就“首屆工美行業藝術大師”的價值和社會意義,21日,景德鎮陶瓷大學(原景德鎮陶瓷學院)雕塑系教授、碩導張景輝笑談,改革開放后的這些年,有些名詞已經毀了,比如說以前對小姐的稱呼,現在聽起來味道就不一樣?國家或行業協會能評大師,本來就飽受質疑,甚至是錯誤的。“這是一個人情社會,讓很多人都變得浮躁、急功近利,價值觀不明確,有些人認為不去評大師,感覺會丟面子”、“去參評各類大師,本身也沒有錯,可我身邊有一些畫瓷器的人,會一邊罵大師,一邊自己又去評大師,這就是一種扭曲,非常不對。” 
      張景輝說,“我本人從不參與各類大師的評選,就是是個老師,教好學、用心創作才是本職。”、“有些人熱衷于去參評各類‘大師’,某種角度看,是一種消極態度,找自我安慰。” 
收藏 推薦 打印 | 錄入:admin | 閱讀:
相關新聞       大師 
本文評論   查看全部評論 (0)
表情: 表情 姓名: 字數
點評:
       
評論聲明
  • 尊重網上道德,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
  •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
  •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
  •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
  •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
微信掃碼

咨詢電話

0375-6977711

最新系列国产专区l亚洲国产_动漫精品网站动漫精品_滚床单哔哩哔哩_乡村寡妇婬乱A毛片视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