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府經營的瓷窯。也泛指明、清時期景德鎮為宮廷生產的瓷器。宋時有北宋官窯和南宋官窯之分。元代景德鎮官窯稱“樞府窯”。明清景德鎮官窯,近代常以帝王年號分別命名,如“宣德窯”、“成化窯”、“康熙窯”等。明清官窯亦稱“御窯”,官窯以外窯場,稱“民窯”。
我國享有"世界瓷國"之美稱。在琳瑯眩目的中國瓷器中,"北宋官窯青瓷"出類拔萃,精美絕倫,古氣盎然,樸人眉于,被視為瑰寶。 官瓷是官辦瓷窯制器,專供皇家使用,是北宋末年宋徽宗時代的宮廷御瓷,,權臣貴胄也只能望瓷興嘆,可見而不可及。因而高貴、難得便成為人們對北宋官瓷的第一印象。
徽宗皇帝在藝術上造詣頗深,在他們的指揮下,官瓷的工藝大師承汝窯之精華,將登峰造極的汝瓷制作技術和高潔完美的藝術風格冶之一爐,使官瓷脫穎而出,躋身五大名窯之首。
北宋官瓷造型古樸莊重,釉色潤美如玉,紋片粼粼如波,清籟幽韻,趣致拔俗,令人暢心悅目,愛不釋手。其特點可謂"四絕":一曰造型古樸,多仿商、周、乍看無驚人之處,細看有勃勃生機。二曰釉色潤美,無圖案,少紋飾,疏淡典雅。三曰釉面紋片因受熱差異形成,耀青流翠的釉面上有冰裂似紋片。紋色多微黃稱"金絲",有暗紅稱"鱔血"者為上品。四曰紫口鐵足,器口釉薄處微露胎色而泛紫,胎足無釉處呈鐵紅或鐵褐色,為行家津津樂道。
北宋官瓷歷時短暫,技術高難,產量極少。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傳世品已成國寶。世界著名博物館、收藏家對此夢寐以求。由于北宋官瓷的顯赫聲譽,我國歷代都有仿制,但罕風見杰作。一九八一年開封北宋官瓷研究所接受國家恢復北宋官窯研究項目,歷經三載,仿制成功。著名古陶瓷專家傅振倫、鄧白、馮先銘、李國楨、汪慶正等認為:“仿制品釉色如玉,風格逼真,可與故宮博物院、上海博物館等收藏的宋官窯傳世品媲美?!?/SPAN>